家具實體店要活下去必須做到這11條:WiFi化、屏化、無限化、數據化、線上化、零庫存化、體驗“逼格”化、去會員化、前臺化、全渠道化、多元化。
在新零售概念大熱、有價值的消費體驗受重視的當下,部分內容仍然值得當今的家具從業者參考。物質短缺時代,“貨”毫無疑問是第一位的,需大于供,任何產品都能很容易賣出;傳統零售時代,物質極大豐富后,“場”占據了核心位置,唯有爭取到商場的黃金位置,品牌才能在商品的汪洋大海中脫穎而出;互聯網時代,尤其是新零售時代,以“人”為本,才終于得到了落實。
阿里巴巴CEO張勇曾說:圍繞著人、貨、場當中所有商業元素的重構是走向新零售非常重要的標志,而其核心就是商業元素的重構能不能有效,能不能真正帶來效率。在線下或以線下為生意主體的企業紛紛擔心線上電商搶了自己的生意,急沖沖“觸電”的時候,埃森哲卻通過一項調研得出了令人驚訝的數據:未來計劃更多通過實體店購物的消費者比例從一年前的18%攀升至26%;表示實體店“非常方便/方便購物”的客戶達到93%,遠高于網絡和移動設備。
這多少能給線下的實體零售商帶來一點信心。但毋庸置疑的是,家具實體店也必須跟上消費者的步伐,面向未來改造與升級自己的門店。
1、WiFi化
未來的門店不會排斥或禁止消費者掏出手機拍條形碼,或通過搜索比價,因為即便你禁止,消費者也能解決比價的問題。
而且,如果你禁止了,還有可能丟失你的顧客-誰叫這個世界上,幾乎找不到未形成替代及競爭關系的商品呢?
既然如此,我們就該順水推舟,先對手一步為自己的顧客營造可以在自己的店里無線上網進行查詢比價的條件。
2、屏化
當順豐嘿客大量冒出來的時候,我將其定義為“屏化(業態)店”-由一塊塊的電子顯示屏、廣告屏組成,并通過它們展示和售賣商品的實體門店。